湖南省怀化沅陵县沅陵风景网
  编辑:沅陵风景网  
中华文华名山——二酉名山上的二酉飞阁

关于二酉
(作者:钟山)

  沿五溪的最后一条支流——酉水的出口处,即沅陵县城西侧的溪子口,乘舟而上,行10公里,进入两水交汇的地方便是乌宿。左边的溪流叫酉溪,两岸是苗族人聚居的地方。酉溪的上游棋坪乡与泸溪交界的山岭上,古时有块界碑,碑曰:“生苗、熟苗分界处”,过山便是生苗地。右边的溪流叫酉水,是土家族人聚居地。土家族的祖先,早在汉代前就居于此地。酉水上游的保靖县拔茅乡“八部大王”庙遗址,有残碑一块,刻有“首八峒,历汉、晋、六朝、唐、五代、宋、元、明,为南楚上游……故讳为八部者,盖以咸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八部大王的名字,分别叫作熬潮河舍、西梯佬、西呵佬、里都、苏都、那乌米、批此也所也冲、接也会也那飞烈也。这些名字都是按古老的土家语称呼的。八峒的最下端,即酉水下游,古为交通孔道,称为“八蛮峒口”,也就是现在的乌宿。当年的乌宿,四周均为原始森林,鸟鸣兽叫,不绝于耳,狼吼虎啸,山间常闻,特别是乌鸦,白天不管飞出多远,傍晚都要飞回这里夜宿,有时乌鸦齐飞,遮天蔽日,甚为壮观,人们便称此地为乌宿。
  神奇、秀丽的景观
乌宿的对岸是小酉山,东、西、南面全是岩山,悬崖峭壁,高约百米,崖前二水汇流后,注入沅江。在小酉山的半腰间,有一洞名叫二酉洞。所谓二酉,即酉水、酉溪相汇于小酉山前,谓之“二酉”。小酉山的对面是大酉山,两山隔水相望,亦为“二酉”。
二酉洞因林木掩映,对岸行人,不易发现,小酉山崖石壁立,崖下酉水滔滔。别看这不起眼的二酉洞,却常显出她神奇的魅力。
  早在尧舜时期,有一位天下闻名的大贤人,名叫善卷,武陵人。他是黄帝的老师,黄帝殁后,善卷离开都城,来到二酉山,将黄帝的藏书藏于二酉洞。舜帝南巡,担心先帝藏书被损坏,顺道前往二酉山查看,一路所遇,百姓皆纯朴有礼,并非传言中的未化之民。舜帝访知,皆系善卷教化所为。于是,舜拜善卷为师,并欲让王位于善卷。善卷说:“我立于天地之间,冬天穿皮毛作成的衣服,夏天穿细葛布作成的衣服。太阳出来了,我就下地生产劳动,太阳下山了,我才回家休息。畅游于四方山水之间,我感到十分满足,干嘛要操劳主宰天下这份心呢?”谢绝了舜帝的请求,藏在深山,至死都没出山一步。当地百姓将他的遗体葬于大酉山之巅。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辰州通判欧阳陟、敬慕善卷,上书朝廷,“善卷有功于民,应予祠祀,以示崇德报功之意”,宋真宗赵恒诏许,敕建“善卷堂”于乌宿大酉山顶,是专门用于纪念善卷大师的。与大酉山隔水相望的乌宿堂门前之名,便由“善卷堂”而得。宋真宗册封善卷墓,建仰止亭。亭名仰止,乃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廷中有位博士名叫伏胜,字子贱,又称伏生,济南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当时原有六国的文字、书籍、度量衡和车轨,都很不统一。《郡国志》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要让天下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李斯主张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籍,仅除农书和医书外,其余书籍全部烧掉。凡博士官以外所藏《诗》、《书》、《百家语》,也在焚烧之列。有敢论《诗》、《书》者,弃市(曝尸于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者判黥刑(面刺字),并罚为城旦(劳役)。有460多名大儒人在咸阳全被活埋,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到处浓烟滚滚,秦前文化面临绝灭。这时,伏胜为拯救中华文化,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带着家人,偷偷将千余卷书简,运出咸阳,车载船运,艰苦跋涉,过洞庭,溯沅江,几经转折,来到乌宿地方,觅得二酉洞。但见古木参天,百鸟争鸣,山境幽异,藤石萦绕,宛若仙境。洞内宽绰,分内外两层。内层较狭,外层较宽,中有石棹,两边各有石台阶一级,长丈余,可坐数人。伏胜十分满意。将书箧置于两边台阶上,书籍分类放入箧中。伏胜终日孜孜不倦攻读《尚书》等典籍。家人仗剑而立,守候在侧,惟恐被人发现,报官后便有书毁人亡的灾难降临。
  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欲振兴中华文化。伏胜闻讯,便将典籍尽数献于朝廷,满朝皆惊。高祖大喜,重赏伏胜。高祖下令,由朝廷组织一批刀笔手,翻刻典籍,就是现在的出版工作。那时出版一本书很难,每个字都要一划一刀的将字刻在竹简上,所以当时的书籍比黄金还贵,真一字千金也。高祖令伏胜及其女儿伏女,做教授工作,向学子讲授典籍,这就是当年的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才。这就使得中华文化迅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延续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这就是二酉洞的功绩。相传汉刘尚父子,曾结庐二酉山,苦读经书,后来声名大震。
  唐代八仙之一的张果,讳名乡里,又称张果佬,恒州中条山人。祖孙数代,都说自己是神仙转世, 曾言自己生于唐尧时代的丙子年,意即千余岁了。鹤发童颜,精力充沛,人均信以为神。唐朝皇帝武则天,遣钦差召之。是时,张果正在龙兴讲寺作方丈,诚意相见。说话间,突然说:“上天玉皇大帝遣使催我去广寒宫议事,吾去矣!”迅即诈死,厚殓之。是夜雷电交加,深夜,一主持僧大呼:“师傅上天去了!”钦差与众僧疾起问之,那僧道:“就在大雷发作时,我见一道红霞将师傅遗体拉上去了。”钦差与众僧惊讶不已。钦差回京如实禀报,武则天亦佩服不疑。未过多久,他又出现了,说是“同玉帝议事毕,仍要我回人间,为民造福!”
  唐长寿年间,武则天再次遣使将张果迎至京城,欲以玉贞公主说服他,并赐他高官。张果大笑不止,拒官不就,未久还山,号通玄先生,云游至二酉山,但见民风古朴,一派仙境,非常高兴。天天在二酉洞中参神打坐,念经修道。曾参与当地人做过运送木排活动,故在沅江两岸,留下许多张果佬的故事。张果健谈,爱讲大话、神话,当地百姓都奉他为活神仙。张果佬的故事,一串一串的,从二酉洞流淌出来,像山前的酉水,波浪滔滔流传不息,永远没有完结。
  碗筷洞,二酉洞山下,有个碗筷洞。谁要是办喜事,缺少碗筷盘叠、酒杯茶杯时,先天下午,当事者在洞前陈列三牲祭品,烧香化纸,祷告神灵,说明要借多少碗筷杯叠,几天后,洗净如数归还,绝不食言。次日晨,便可如数领取。时间长了,什么人都来借,有一次一借碗筷者,不遵无污秽之约,吃了狗肉又未彻底清洗,从此,洞口再不开放了。
  一碗水。二酉洞对岸路边有个一碗水,是一口流淌不息的甘泉,盛泉水的碗状岩穴,仅碗粗,能解一人之渴,久喝不干,故曰一碗水。
  量米岩。二酉洞左侧500米的酉溪南岸半山间,有巨石一族,中有量米岩,岩穴如升,每日可取米一升,供一贫者一日生活之用。时日一久,被一富翁获知,便请一石匠把盛米的岩穴扩大,企图每日量米一担,足够全家人口一日之用。其余粮食均可出售,十年后定成巨富。那知石穴一扩大,一粒米也不出来了。
  铛架岩。明溪口背后山里,有铛架岩三颗,品立直上,高丈余,据说是张果佬住在二酉洞期间,在量米岩取米,碗筷洞取碗筷,在此三石上作炊,夜宿二酉洞。一碗水乃张果佬口渴饮水之用也。古老人传说,张果佬常在一碗水下的大岩孔,讲他上天同玉皇大帝议事等特大新闻和天庭若干新鲜故事的地方,听众常达50人之多。讲完故事,张果佬吹着牛角沿酉水上行,到了浪堂对面,感到有点寒冷,便取来许多干柴,烧火取暖,取柴火时却把牛角忘掉了,便成牛角岩,烧火处,后人称之为烧火岩。张果佬离洞前,嘱咐洞神,量米岩只能向贫者开放,一日一升,碗筷洞的碗筷,有借有还,切勿污秽。
  二酉洞原有石级路一条,由山脚直达洞口,洞门有八角亭式的吊脚楼一栋,内供神灵,做善事者,香烟不断。洞顶有“二酉仙庵”一座。1952年春,被乌宿一妇女,在洞下开荒烧土畲 时,将八角亭与仙庵,付之一炬,山岭上仅存“二酉名山”石碑一块。
  杀人冲。自量米岩左行50米,便是“杀人冲”,从前是泸溪经乌宿,过吉首,去四川的交通孔道。咸丰七年五月,太平天国义王石达开,因受天王猜忌,负气率十万精兵,远征西南,经数月,辗转来到泸溪,派500人作先遣军,从此经过。辰州城守营都司,根据上级指示,率2500人守卡,命500人埋伏在二酉山坳路口,令500人各路口严守,另1500人驻乌宿镇上,作为增援。激战一昼夜,石达开的先遣军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清军死亡达千人。当晚小雨连绵,次日,酉溪全流血水,整日不绝。
  二酉洞因其灵气无比,拯救特别是保护中华文化功绩卓著,名扬天下。所以历朝历代,都盖庙立祠以祭,汉唐以来,凡来到辰州的骚人墨客、军政要员,没有不去二酉洞烧纸焚香,顶礼膜拜的。清代湖南督学张亨嘉,题有端楷“古藏书处”四个大字,一字一碑,庄严肃穆。二酉洞的灵气,福荫着洞前乌宿这个人口不足三万的地方,近代却孕育出陈复初、瞿步恺等11位将军;孕育出刘成宇、孙瑜、刘芹茂等百名教授,成为远近闻名的将军村、教授村。乌宿乡乌宿村二酉山居民小组,驻二酉山上,共10户人家,其中5户出了5个研究生,老人们都是80岁以上高龄,椿萱并成,眼明耳聪,身手健壮,还常帮助儿女们下地干活。二酉洞口有甘泉,从记岩喷雪而下,当年伏胜饮此水,睿智勇敢,做出了震惊世界,万世流芳的伟大事业。而今称作聪明泉,因含多种微量元素,从二酉山内深处岩孔中流出,老人喝了能延年益寿,年轻人喝了增长智慧,可能成为将军、教授,或作其他大事。姑娘们喝了,能使您漂亮清秀,青春常驻。聪明泉,实乃幸福泉也。
点击数/观注度 9488
二酉靓女游名山   二酉山巅顽童望雪  
 
沅陵风景
猜 您 喜 欢

二酉名山书香节

乌宿乡二酉山风光

二酉文化名山

沅陵中华文化圣山

登二酉而小天下

伏胜批阅藏书

沅陵中华文化圣景

二酉靓女游名山

二酉名山拜师图

远眺书山充满灵气

站在书山观学海

沅陵二酉书山学海

二酉名山书天门

凭栏远眺壮怀激烈

二酉山巅顽童望雪

二酉名山仰止亭

二酉山

二酉的山山水水

二酉历史文化名山

二酉山水

书自洞中启出
凤凰山 二酉山 鸳鸯山
网站建设 维护托管 推广13826057015 (周近生)    详情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9号
 
深圳龙岗区布吉镇茂业城帝景峰1-3k室
 
深圳福田区南园街道爱华大院11栋506室
55873520@qq.com
55873520
55873520   /   13826057015
加我微信
手机站 看沅陵风景
工信部备_粤ICP备06009503号-1    公安部备案
技术支持
*
微信同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