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沅陵县沅陵风景网
        作者 钟玉如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诉,哀惋动人。如“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 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 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 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 我的娘唉, 衔泥何时得回头? ……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
  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关注 7495
沅陵的婚嫁习俗   沅陵五溪悬棺葬溯源  
沅陵文化
沅陵龙舟文化
沅陵巫傩文化
沅陵民族习俗
沅陵历史记忆
沅陵民族文化
沅陵宗教文化
网站建设 维护托管 推广13826057015 (周近生)    详情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9号
 
深圳龙岗区布吉镇茂业城帝景峰1-3k室
 
深圳福田区南园街道爱华大院11栋506室
55873520@qq.com
55873520
55873520   /   13826057015
加我微信
手机站 看沅陵风景
工信部备_粤ICP备06009503号-1    公安部备案
技术支持
*
微信同号 *
*
*
*